热词:珠宝、  结婚、  翡翠


写在夏天 旗袍情怀

2014-12-25来源于:秀酷网编辑:孤城

当时尚之风穿过时光隧道席卷而来,我们对穿衣打扮有了更多的选择。而最具东方魅力的旗袍,带着二三十年代旧上海发黄的月份牌的气味,带着张爱玲的才情和幽怨,带着一段将忘未忘的历史,向我们走来。

我几乎不敢相信,有一天旗袍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种选择,就像超级市场货架上的商品,只要你喜欢,就唾手可得。

风行于上一世纪20年代的旗袍,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,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。

当时还没有专业的服装研究中心,服装式样的变化经历千万个女人的锤炼,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。如领子的高低、袖子的长短、开衩高矮等,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,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裹臂的旧貌,让女性体态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,为当时的女性解放立下了不可忽视的功劳。

只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远去,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女人高举“女权主义”的伟大旗帜,在政治、经济、科技、文化、体育等领域与男人一争高下,美丽而纤弱的旗袍似乎难以承载如此沉重的社会压力。它对于许多中国女人来说,便成了一种向往、一种想象。

因为我总不能穿着它去挤公共汽车,或骑上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的忙碌奔波,更不可能穿上它去菜市场讨价还价,或者走进厨房侍弄那些柴米油盐。所以,大多数时候,旗袍总不及粗犷的“牛仔”,不及简约干脆的职业套装,不及轻松随和的休闲服。

然而我依然衷情于旗袍,就像衷情于夏天午后偶尔在街角的树顶上传来的几声蝉鸣,和老屋深处飘然而来的几缕淡淡的幽香。有了旗袍的衣柜,才算真正的衣柜,即使穿在身上的机会极少,我也要为这个“极少”去默契坚守。

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旗袍竟随机应变地演化成一种制服,每当我在酒店饭馆看见那些穿在服务员身上的旗袍,心里就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。诚然,这也是一种发展,就像过去养在深闺的女人,旗袍也有幸走出历史的深宅大院,理直气壮地接受世人的检阅。

后来,偶然在一些场合,看见几个身着旗袍的女人的身影,在时尚的灯影里浮浮沉沉。旗袍里的女人,不再娇柔,不再安静,更少了那种一直以来令我心痴神迷的懒散和幽怨。那是一群行走在城市边缘的年轻女孩,旗袍对于她们来说,是一种另类的体验,也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,对中国传统女性意识的颠覆。她们大多喜欢染着金黄的头发、嘴里嚼着口香糖,或者在“的士高”的背景音乐下摇摆。

自从王家卫的电影《花样年华》播出后,我对旗袍有了更深的认识。张曼玉的魅力除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天生一个“旗袍胎子”外,戏里面那几十套花样翻新的旗袍更加功不可没。下着毛毛雨的晚上,昏黄的街灯,幽深的小巷,身着旗袍的女人禹禹独行的身影……

首先吸引我的一定是那套旗袍,我的想象也会不由自主地随着它展开,然后,当那个穿着旗袍的身影在银幕里消失,我的想象也戛然而止。故事的情节,我已忘记得差不多了,就像现实生活中许多无足挂齿的细节,早已伴着岁月的尘埃随风而逝。我唯一记得的还是那些旗袍,以及旗袍带给我的想象。

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,也有几家旗袍专门店,但我更喜欢在网上买秀观唐旗袍,我常常为了寻找一款而把整个秀观唐店面游遍,因为我全部都喜欢,却只能选择一款。这是一个寻梦的过程,有失落也有惊喜。

我喜欢在一个清闲的早晨,或者午后,穿上旗袍,不为应对什么场合,也不用刻意穿给谁看。泡一杯淡茶,叼一根香烟,窗外是碧蓝的天空,也许还有鸟鸣,都市的喧嚣变得遥远,我坐在电脑前,思考,或者写作。更多的时候,我什么也不做,什么也不想。我的脑海只剩下一片虚无,一片宁静,这就是旗袍带给我的心情。